农历出生于1995年闰八月月十八的人(属相和农历年是以立春节气为标准而非正月初一),山头火命,今年28岁。阳历时间为1995年10月12日。凌晨3点至5点为寅时。生辰八字为:乙亥 丙戌 丙子 庚寅。
八字五行个数:1个金,2个木,2个水,2个火,1个土。
穷通宝鉴调候用神:丙火生于戌月,忌土晦光,先取甲疏土,次用壬水。
本命属猪,山头火命。
上一次犯太岁:2022年。
下一次犯太岁:2025年。
聪明,有非常好的才干,在社会上表现优异; 具有吸引群众的魅力,对自我的要求很高,能将自已的能力充分发挥。 优点是个性独立,慷慨大方,擅长社交活动。 缺点是比较自我中心,喜欢炫耀自已的能力,忽略别人的感受。
食神为喜时代表人有才艺多偏向于艺术类或文学类,口才优良善于表达;通情达利性格温顺脾气好,喜欢安逸祥和的日子而且对美食情有独钟因此大多身形胖或微胖。爱心十足,人缘好。喜欢随和、安逸的气氛不喜欢严肃、冷峻的气氛。喜欢思考,思虑多,办法点子也多。不太看中名利喜欢帮助关心其他人和小动物,这种善心是纯粹的不掺杂功利想法在里面。
如果命中食神为忌时会表现为思想过于清高不免自命不凡,甚至空谈而不切实际。喜欢狂想甚至是妄想,为人懒散缺乏耐心和上进心,总之与食神为喜时相反的特性就会体现出来。
流年不利:1999年、2000年、2010年、2012年、2032年、20......输入出生日期查看全部
八字学用「丙火」这一个概念,来代表宇宙自然所产生的热能与光能。在具象上,是用光明遍照、温暖万物的阳光做为象征。因此我们用「日光」来代表丙火。
凡是出生日的天干为「丙」的朋友,都是属于【日光家族】的一员。具有太阳烈焰一样的热情,可以化解寒霜冰雪的冷酷环境。
丙火人的共通优点
开朗、直爽、慷慨不计较、待人亲切、理解力强、精力充沛、做事积极、易得人好感。
丙火人的共通缺点
性急易冲动、性情飘忽不定、喜怒无常、有时慈悲,又有时自大、较善变而三心二意。
丙火人的性格特点:
日干为丙火的朋友,基本上带有以下的性格。
但性格的强弱,会受到、八字日元旺弱的影响。日元愈旺,「日光」性格将愈外露明显。日元愈弱,「日光」性格则会隐藏在深层个性之中。
因为具有像阳光一样的热情,所以
*个性热情奔放,较急燥,是十足的行动派。
*个性喜欢主动助人,而且不求回报。
因为有像阳光一样光芒直照的特性,所以
*做事落落大方,不拘泥小节琐事,喜欢抓大方向。
*做事喜欢炫耀,不会掩饰地完成事物,到处惹人注目。
因为像太阳一样高挂天上,让人无法直视,所以
*好大喜功,孤注一掷,容易有浪费的倾向。
*聪明,理解力强,但没有耐心,而且自我中心,容易误解别人的意思。
因为像太阳一样有起有落,所以:
*黑白分明,属于自己一国的,掏心掏肺地照顾,毫无怨言;不是一国,差别待遇,壁垒之间,清清楚楚。
丙子日解析:[丙子][上等]为六秀,主人聪明秀气。丙火坐子无根,主人身矮。丙为太阳主光明,而子鼠狡猾,子中癸水阴湿,故主人性格双重。身坐正官,一权在握,往往自以为是,独裁固执。
此日生人在2022、2032、2042、2052、2062年容易出现工作上波动,比如换工作或失业,同时也很可能在职业上有新的开始如换个行业、创业等。而且在2022、2032、2042、2052、2062年中会感觉压力明显增大,而且容易犯小人。但也会使自己突破自己原有的局面或想法,意志力增强激发起自己的上进心。
此日生人在2014、2026、2038、2050、2062年较往常更容易发生是非争吵(和家里人或社会上的人)、流血事件(打架或外科手术)、破财等事件。在2014、2026、2038、2050、2062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,注意安全,尽量避免口角冲突。这些年很容易破财,因此尽量避免进行高风险的投资行为,宜静不宜动。
此日生人逢2012、2024、2036、2048、2060年不利于家人健康和运势,逢此年要多关心家人的健康问题,让家人凡事小心忍耐。2012、2024、2036、2048、2060年也会奔波劳苦,有千般谋划事难成之感,运势一般或不佳。2012、2024、2036、2048、2060年如涉及合伙、投资也易三思而行......输入出生日期查看全部
宜:兔、羊、虎
忌:蛇、猪、猴
此命贵人为属鼠、鸡的人。平时应用心经营与他们的感情,在遇到难题之时向其求助大概率可得其相助。
丙日庚寅时生,柱中有学堂,对寅来说,丙正居长生之地,其人文才横溢;丙又以庚辛为财神,但对寅来说,庚处衰竭状态,而丙却正蒸蒸日上。如果月通金气,假财神健旺,此命富贵双全,要是行西方运,那就更妙了;如果月不通金气,财运就浅薄。
丙子日庚寅时生,生于子月,官至近侍。癸酉月,且行水运或木运,清高尊贵;行火运或木运,官至五六品以上。年月支是未申,或年月柱是癸午,身居武职,十分显贵。但寿命不长。
copyright©2017-2022 www.vecoc.com
维科万年历版权所有